“智能建筑”一词从1980年代早期以来在直在使用,你可能会认为,到现在为止,一个关于智能建筑属性的全球公认的定义已经建立起来了。嗯,你可能要再想想。虽然数个组织已经尝试建立一个通用的定义,但是已经有了对智能建筑不同层次的细节和对各方面不同程度强调的众多定义。
由智能建筑学会创造的第一个定义,将智能建筑定义为“一种通过优化四个基本要素:架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来提供生产力和成本效益的环境的建筑”。根据这个最初的定义,智能建筑是一种通过强调使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成为可能的技术,将其四要素最优匹配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建筑。
智能建筑在1980年代后期和199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接受,很多竞相解释的定义相继被提出。在欧洲,欧洲智能建筑集团创造了一个新定义,指出智能建筑“创建了一个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居住者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最低的硬件和设施寿命周期成本实现高效地资源管理”,将焦点放在通过技术满足居住者的需求上。在亚洲,定义侧重于技术的自动化和建筑功能的控制作用。
在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随着BREEAM守则(1990) 和LEED计划(2000)的推行,智能建筑侧重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在2000年代末,鉴于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趋同,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在受大陆自动化建筑协会委托的研究论文中,为兼具智能和绿色特征的建筑创造了“亮绿色建筑”一词。
最近,该定义又开始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出现以及其对智能建筑的影响考虑在内。一份Memoori最近的调查报告强调了全新建筑物联网(BIoT)的出现,将其定义为“IP网络的叠加、连接整个建筑的服务,无需人为干预监控、分析并且控制[建筑]。” Memoori预测传统的建筑自动化系统(BAS) 将在未来五年演变为BIoT。BIoT技术和应用将在智能建筑的各个方面提供更高的效率。
如今,建筑的设计、运营和使用方式都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公司地产行业、各种机构和IT部门有望从使用建筑的智能性中受益良多,以解决由工作场所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居住者对于现代和灵活的空间设计、更高的舒适性、工作效率和无处不在的连接的期望带来的空间优化、能源利用率以及连接性方面的挑战。
虽然关于这个问题有多个不断变化的视角,但越来越明显的是,智能建筑是一个联网而高效的建筑。
联网的建筑包括一个集成的通信基础设施,可以支持有线无线网络和应用。它也通过使用的最先进的智能、灵活、有线和无线平台,促进了在建筑内部之间以及与外界的人与人、人与机器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该平台支持有线局域网、Wi-Fi、室内无线网络、音频/视频、传感器、照明以及建筑管理应用。建筑同时也成为云,作为智能网络和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效的建筑利用最先进的连接平台来解决关键公司房地产、各种机构和IT的挑战,从而提高提高能源利用率、空间利用率以及居住者满意度。在高效建筑里,智能连接平台可以很容易适应空间设计和通信技术的变化。高密度的传感器网络与其他建筑系统集成可提供精细的基于使用率的建筑系统控制,以优化能源使用和居住者的舒适性,同时提供实时和历史的使用率模式视图。
在建筑的个人和共同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模式发生重大变化时,对效率的期望不断提高。这得益于不断增加的联网设备、传感器和BIoT应用。随着智能建筑的定义不断发展,建筑正变得越来越具连接性和高效。
本文由 @可乐 发布于弱电智能网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弱电智能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文章名称:《定义当今的智能建筑》
文章链接:https://www.ruodian360.com/news/1814.html
添加微信ydian188免费入群,记得备注“弱电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