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徘徊IPO门口超630天,3年半亏掉146亿元

资本的潮水退去后,AI创业公司的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寒冷。

“末位淘汰10%左右。”12月6日,旷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旷视科技”)技术架构师王宇(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近期网传的30%裁员比例不实,但公司确有裁员动作。

旷视科技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营收主要来源于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以及供应链物联网三大应用场景。

其中,城市物联网的营收占比多年保持在60%以上。相较于商汤科技(00020.HK)、云从科技(688327.SH)、海康威视(002415.SZ)等竞争对手,旷视科技在软硬件领域均有产品推出,只是商业化情况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累积未弥补亏损达165.96亿元。

发展初期,旷视科技一度备受资本青睐。近几年,AI行业在经历早期的资本催肥后,迎来泡沫期,旷视科技也因缺乏造血能力,陷入亏损泥潭。

2019年,旷视科技开始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3年多时间过去,从港交所到科创板,旷视科技的IPO之路堪称一波三折,至今未能实现上市梦。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3月12日申请获受理以来,旷视科技的科创板IPO之路已超过630天。最初的受理、问询、上会都比较顺利。注册制下,科创板企业通过上市委审核后,还需报送证监会注册,2021年9月30日提交注册后,旷视科技卡在临门一脚,至今未能拿到批文。

针对IPO近况、裁员风波以及企业发展等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致函旷视科技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获具体答复。

原文连接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