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IoT)框架是未来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包括现有的和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其定义是基于标准和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的动态网络基础设施,其中物理和虚拟的东西具有身份、物理属性和虚拟个性,使用智能接口,并无缝地集成到信息网络中。
在物联网框架中,“智能物/物”是业务和信息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在这些过程中,它们能够通过交换关于环境的“感知”的数据和信息来在它们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进行交互和通信,同时自主地对“真实/物理世界”事件作出反应,并通过运行在有或没有直接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触发动作和创建服务的过程来影响它
物联网框架由“服务”组成,这些“服务”将能够使用标准接口与“智能物/对象”进行交互,这些标准接口将通过互联网提供必要的链接,以查询和更改它们的状态,并检索与它们相关的任何信息,同时考虑到安全和隐私问题
框架设计的重要元素包括
- 在智能设备和支持基础设施之间的功能分布方面取得适当的平衡
- 智能对象的智能建模与表征
- 编程模型
通过将SmartObject/Things类型归类为:
- 可感知活动的对象,
- 支持策略的对象,以及
- 支持进程的对象。
这些类型代表三个设计维度的特定组合,目的是突出设计决策之间的相互依赖
物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异类系统和分布式资源(包括信息和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互操作性
体系结构标准应包括
- 定义良好的抽象数据模型,
- 接口和协议,以及与中立技术的具体绑定
物联网节点可能需要动态和自主地与其他节点形成对等网络,无论是本地的还是远程的,这应该通过体系结构的分散、分布式方法来支持,并支持语义搜索、发现和对等网络。
物联网是基于许多不同种类的事物共存的基础上的,这些事物分别提供可通过其通信协议访问的特定功能。有些设备在IP网络上提供可发现的Web服务,而许多其他没有此类服务的设备需要引入包装层,该包装层由接口和通信子层组成。
通信子层实现Web服务方法背后的逻辑,并将这些方法转换为一组特定于设备的命令,以与真实/物理标记的对象进行通信。使用能够通过公共语言和程序协调对不同设备的访问的抽象层是物联网应用中的常见趋势。
服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来封装功能(例如,从底层的异类硬件或实现细节中抽象出来),它们可以被编排来创建新的、更高级别的功能,并且它们可以在远程位置部署和执行,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嵌入式设备上就地部署和执行。这种服务逻辑的分布式执行,有时也称为分布式智能,将是应对预期的可伸缩性挑战的关键。
中间件被定义为介于技术层和应用层之间的软件层或一组子层。许多物联网项目中提出的中间件体系结构通常遵循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方法。
采用SOA原则允许将复杂系统分解为由更简单且定义良好的组件组成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应用程序。在这样的系统中,公共接口和标准协议的使用是常见的。
然而,典型的SOA无法提供涉及“事物”(例如,家庭自动化)的域中所需的类型和实例之间的松散耦合和适当分离。然而,在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CBSE)方法中,这些类型和实例之间的松散耦合和适当分离是众所周知的。
- 服务发现和组合。
- 服务管理。
- 对象抽象。
- 语义互操作性、语义传感器网络等。
- 数据共享、传播和协作。
- 自主代理。
- 人机交互
- 基于抽象资源和网络功能的交互组件/模块的轻量级开放中间件。
- 高能效的微操作系统。
- 用于虚拟化的软件。
- 服务组合
- 物联网对象和系统的建模和设计工具
- 库存管理、生产调度和数据挖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本文由 @可乐 发布于弱电智能网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弱电智能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文章名称:《物联网框架在未来通信中的作用》
文章链接:https://www.ruodian360.com/news/iot/49786.html
添加微信ydian188免费入群,记得备注“弱电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