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洞察>2024年31省“云、数字政府、5G、智慧城市”等部署工作汇总一览

2024年31省“云、数字政府、5G、智慧城市”等部署工作汇总一览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云、数字政府5G智慧城市”等相关的部署工作,整理汇总了31省(市)内容,供大家参考。

01、北京

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积极布局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以数字化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全面变革。

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开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跨境便利化服务等综合改革试点,推动算力中心、数据训练基地、国家区块链枢纽节点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探索完善数据交易规范,提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运营能力。

大力支持产业数字化。深入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全面开展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标杆性“数字领航”企业。促进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创新发展,推动先进数字技术向中小企业深度普及,构建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提升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和基础底座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模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在政务、医疗、教育、工业、生活服务等领域应用,保持人工智能研发应用领先水平。

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规划管控、平台支撑、数据治理三大工作体系,拓展“一网通办”应用,深化“一网统管”建设,提升“一网慧治”能力。强化“一数一源一标准”数据治理,在重点领域形成融合应用。全方位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

完善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靶向破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卡脖子”问题;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范围。

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五环以内区域和副中心信号灯联网,推广信号控制智慧调度,提高交通治理智慧化水平。

02、天津

推动智能化升级。加快“智改、数转、网联”,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业企业联合组建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服务商,建成一批面向工业行业共性化典型应用场景,支持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和数字赋能。新建10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0个5G全连接工厂,启动双万兆宽带项目试点建设,推动曙光超算互联网平台、天津超算中心、基础电信运营商算力设施等广泛应用赋能,扩大智能算力产业规模。

推动华为、360科技、中关村“硬创”空间、万帮数字能源等,更好赋能各类中小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河西区要推动金融、航运、设计、数字经济等产业升级;北辰区要依托京津医药谷、智能制造谷等特色园区,推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产业加快发展。

顺应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超算、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完善城市服务智慧平台功能,提高城市治理效能;推动城市管理服务向智慧化升级,加快打造智慧城市、韧性城市。

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效能;加快数字治理综合应用平台“津治通”迭代升级;打造智慧化养老服务机构10家;发放数字体育惠民卡5万张。

推动港口作业智慧化向航运服务智慧化拓展;抓好智慧口岸建设;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

03、河北

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20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全面推动十万企业上云工程,加快石家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抓好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雄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枢纽节点,让数字经济新动能加速释放。

加快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拓展数字贸易。

抓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链建设,壮大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发展数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等消费增长点;布局完善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支持钢铁、石化、食品等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

04、山西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完善数据资源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千兆城市建设,实施算力基础强基工程、算力产业强链工程,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算力高地。大力发展半导体、信创等数字核心产业,认定第二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和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施数智强晋示范工程,推动5G和标识解析应用在实体经济中贯通推广,建设一批产业数字化转型、民生智能化应用标杆项目。推动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产业链工业互联网、气象数据服务等行业云平台建设。发展壮大山西数据流量谷。建设“数据要素×”试点。探索推进公共数据确权授权。开展国家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数字经济规模增长15%左右。

积极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大力培育智能家居等新消费增长点。

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推动电解铝产能整合,建设50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个国家级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

新建智能化煤矿150座;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构建省市县三级运管服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城市。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促进数字政府赋能增效,深入实施政务数据治理“12321”工程。

发挥就业信息平台和零工市场作用,实施数字赋能就业、创业带动就业等举措。

05、上海

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打造工业上楼智造空间1000万平方米。

推动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能级,打造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示范平台。

加快培育数字消费等新热点,巩固扩大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消费;持续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开展智慧助老行动。

推进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数链城市区块链、数据交易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实施数据跨境流动的管理措施,加快建设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

强化数据精准高效赋能,持续推动“两张网”迭代升级,丰富一体化办公平台应用,基本形成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加快消除“数字鸿沟”。统筹数据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探索建立数据流通交易等制度和标准规范,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

06、江苏

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特色化行业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启动实施全覆盖。

加大对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技术改造等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投放力度,深化数字人民币省域试点。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培育壮大数字贸易载体和主体,打造数字贸易新增长点。

大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

加快智能算力、边缘计算等算力设施布局;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07、浙江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积极推进工业“智改数转”,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5%。完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安全高效流通利用。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培育发展海外仓、数字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为牵引,大力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打造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强省、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数字长三角等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化数字政府建设,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85%以上;培养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

08、山东

抓实抓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大会部署,以数字变革新赛道引领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培强壮大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力争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推动济南、青岛等市集成电路重点项目规模化量产,加快布局发展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建设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30家左右,推出一批鲁版软件“名品”。大力发展先进计算、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新型电子材料等产业,培育10家左右数字产业集聚区。

二是加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胜软云帆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新培育5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0家“产业大脑”,打造典型应用场景100个。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新创建国家级智能工厂10家左右。建好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优化政策供给,汇聚优质服务商500家以上,服务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三是加力夯实数字经济底座。部署高性能智能计算中心,统筹布局通用和垂直大模型算力,累计建成5A级省级新型数据中心25个以上,智能算力比例达到30%,建成“山东算网”。支持济宁建设鲁南算力中心。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打造典型应用项目500个以上,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加快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新建一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开展数据资产化试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

深化数字乡村试点,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云翅膀”;建好齐鲁文化云,一体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城镇文化社区建设;建设100家以上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做强“齐鲁农超”数字化平台。

支持大数据服务、科技服务等行业加快发展;推进数字金融、养老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扩面。培育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热点,推动智慧商圈、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打造一批数字街区。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动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数字化水平;推进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建设。

建强用好深海大数据中心平台,持续壮大智慧海洋等优势产业集群;一体推进智慧海关、智慧港口、智慧口岸建设。

建好齐鲁文献数字化文库;实施百家数字文化企业创新工程,加快推动“山东手造”走出去。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深化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围绕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施20项左右前沿技术攻关,推动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壮大。

建好金融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谋划建设中新(济南)绿色智慧示范区;推进济青高铁“公交化”运营,沿胶济铁路打造科创走廊、世界级先进智造集聚带。

09、安徽

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数实融合”,发展“数智云网链”等新兴数字产业,加强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创建,持续扩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建成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芜湖数据中心集群,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高质量行业数据集规模达200TB,智能算力达12000P。

新增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5000家以上;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建设中国建造(安徽)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智能建造和绿色建筑。

发展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案提供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加快发展数字贸易。

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数据资源登记试点,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

抢占数字文化产业制高点,支持通用人工智能、未来显示、元宇宙等在文化产业领域集成应用和创新,加快发展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创意、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

进一步完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畅通反映渠道,加强数字赋能;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

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增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基础配套、服务增值、智能制造能力,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0个以上;支持智能家电、智慧家居产品研发,推出一批应用生态场景解决方案;积极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启动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布局量子信息领域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推进元宇宙应用场景平台建设,统筹抓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培育。

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消费增长点;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装备等消费产品产业投资。

推进合肥机场、芜湖港智慧口岸试点建设;支持安徽长江城市带打造智能制造走廊。

10、辽宁

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柔性电子等方面,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支持沈阳、大连深入开展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沈阳北方算谷、大连数谷,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推进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

加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加强智慧公安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消费新增长点;推进文化惠民和智慧广电建设;加快公共数据共享应用,提升“一网通办”效能。

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一体化推进数字服务、数字监管、数字政务,加快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高质量发展。

11、吉林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推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支持100个以上示范项目,建成30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50%。实施“万企上云”工程,推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数据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支持长春市数据要素市场试点建设,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打造长春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加快长春新区智算中心、净月数字产业园建设,推动松原市“双力”一体化项目加入国家算力网,推进千兆光缆网络建设,新建3000个5G基站,行政村5G覆盖率达到70%。

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大力研制推广高端智能农机。拓展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升级“吉农云”数字化平台。

围绕智慧农机、现代种业、卫星数据应用服务、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部署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

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加快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数字工厂、一汽解放高端中重卡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加快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等新产品研制。

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培育智能家居等新消费增长点。

挖掘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中的消费潜能。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拓展大数据、AI等先进技术应用场景,更大力度推行“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模式。

推动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建设,培育12个夜间消费集聚区;发展智慧旅游,强化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服务;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

12、黑龙江

加强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示范引领,协同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促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省级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41个。推进哈尔滨市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聚焦“智改数转网联”重点领域争创国家级试点示范。实施千企技改专项行动,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20%。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哈尔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争创国家智慧农业引领区。高质量建设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加快农机升级换代。

加强文旅产业市场化运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智慧化赋能,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平台。

实施智能农机、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攻关项目70项;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加快森工“数字林业”“智慧林业”建设。

推进智慧海关与智慧口岸建设有机融合;扩大智慧供热面积;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

13、湖北

加快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实施“数化湖北”行动,推进算力存力运力倍增,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拓展应用场景100个以上,建设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培育数字经济标杆园区10个以上,新建无人工厂、数字孪生工厂等200家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着力构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优势领域“核心技术池”,集中力量突破高端AI芯片、智能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装备等“卡脖子”技术。

推动传统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支持算力与大数据、量子科技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促进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建好用好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加快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布局,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提升,深化“双减”工作,以数字化赋能教联体扩面提质。

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开展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动紧密型医共体、远程诊疗服务县域全覆盖。

围绕绿色智能船舶等优势领域,重点培育6家省级产业园区。

14、湖南

数字产业紧扣发展先进计算、新一代半导体、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计算产业基地。人工智能产业聚焦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关键软硬件研发与制造,拓展重点领域应用,形成一批应用标杆案例。量子科技产业强化在先进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建设。

加快“智赋万企”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步伐,新增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0家、标杆车间40家以上,数字经济增长15%。

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完善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水务、环卫、桥梁等管理数字化水平。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增长点;搭建智慧文旅平台,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旅游配套体验服务。

着力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以“湘易办”为总引擎,深化数字政务改革,协同推动全省政务数据“应融尽融”、系统“应联尽联”,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

实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发展数字文博等核心业务;实施数字政务提质增效惠民工程,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

15、河南

推动成套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迈进。加快洛阳航空装备智创产业园、许昌智能电梯产业链研发基地、新乡低碳智能装备产业园、鹤壁卫星互联智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加快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与产业化。

到2025年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万家、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支持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拓展数字贸易;加快京港澳、连霍等骨干通道智慧化改造,争创国家智慧高速试点。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打造寻迹洛神赋、问道函谷关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展示项目;以数字化驱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提升商贸、教育、医疗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

力争5G基站达到21.6万个、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达到20万架;推进华兰生物医药研发及智能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协同推进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和文化传承保护,以绣花功夫和历史耐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抢占人工智能、类脑和仿真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先机;加快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等领域智能化改造。

聚焦高端屏、智能端、专用芯、传感器和新算力,推动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建设提档加速,加快实施航空港区新型显示基地、紫光智慧终端产业园等项目。

16、江西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提升行动,做强核心元器件、关键电子材料、终端制造等关键链条,加快补齐专业芯片、软件等短板弱项。统筹网络、算力、应用等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VR、物联网等有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链群,支持链主企业、平台企业等牵头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实施以生产线数智化改造为重点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计划,定期发布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机会清单”“产品清单”,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力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

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一体推进传统产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流程优化、产品迭代。

努力在元宇宙、人工智能、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领域抢占先机;促进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消费;大力拓展数字贸易;加强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推广运用。

建成省级数字政府决策指挥平台,推动“赣服通”“赣政通”迭代升级,打造“赣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数字化履职能力。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升级改造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

17、广东

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抓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新推动92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聚力打造制造业数字化“链式转型”省域样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抓好IPv6规模部署,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建设示范智慧商圈;大力发展数字消费;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支持广州、深圳建设数字金融聚集区,推广数字人民币应用。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推动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健全本质安全体系。深化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加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完善数据流通交易管理机制,推动制定数据条例。做强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布局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建设湾区数据要素市场。

快大湾区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建设;大力建设智慧口岸;建设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做优做强数字创意等产业,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

开展“智慧助老”,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推进智慧税务建设。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技术,要抢抓风口机遇,发挥我省算力设施、产业规模、数据要素、应用场景等优势,统筹做好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安全性评价、行业治理等工作,集中力量突破底层技术,鼓励大模型行业创新应用,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开辟新赛道、抢占制高点。

推进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智能交通、智能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布局重大科技、科教、产业技术等创新基础设施。

发展智慧农业;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18、广西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促进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打造100个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争创30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南宁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柳州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南宁全业务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广西新能源超大型数据中心等建设。强化数据资源安全管理。推进广电5G融合发展,新建5G基站2万座以上。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推进中越友谊关和浦寨智慧口岸等项目;完成智慧广电固边工程;推进智慧边海防建设。

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智慧公安建设;加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建设高水平数字政府,打造协同高效数字机关,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质效。

19、海南

壮大数字经济。加快推进5G、算力、国际通信海缆等数字新基建。丰富游戏出海、卫星数据、区块链等应用场景,探索跨境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在特定区域开展“两头在外”数据加工业务。引导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数字大健康、数字创意设计、关键核心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力车联网、卫星互联网、通用AI等新赛道,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8%。

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手段,推出一批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制度集成创新成果;壮大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深化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与海关智慧监管平台衔接。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数字保税区。

启动“三医联动一张网”二期项目和数字健康创新应用示范省建设。对认知障碍老年人、孤独症儿童进行数字疗法干预。

突出“数智赋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入开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强基提能”五项攻坚行动,坚持小切口大场景,迭代升级“海易办”“海政通”平台功能,提升在线办文、办会、办事、交流、督查等支撑保障能力,以数字化驱动政务服务模式、机关运行流程系统性重塑。全面深化数据共享创新应用,形成5个以上具有自贸港辨识度和一定影响力的应用场景,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聚焦卫星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打造海洋牧场2个、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2-3个;推进国土空间智慧治理,统一全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实景三维·透明海南”基础数据底座。

20、福建

加快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滚动推进省重点技改项目1000项以上,支持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运营商,全省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达67%。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推进福州、厦门、泉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

办好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力发展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建成全省统一就业信息平台,全面启动“智慧就业”系统。

发挥福建大数据交易所作用,全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壮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增加值达3.2万亿元。

着力强赋能,更高起点建设数字福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新建一批智慧体育公园、多功能运动场、社区智慧“运动角”;深入开展“迁台记忆”档案文献征集、保护、开发利用和数字化工作;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统筹推进数字贸易。

21、四川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制定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建设数字经济强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全省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构建算力、存力、运力一体化算网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培育一批数字领航企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支持成都建设全省首条智能驾驶示范道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实施“数据要素×”行动。

持续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强化大数据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引领驱动;发展数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推动文化数字化建设;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新组建数字、科创投资等省属国有企业;打造“健康四川数智大脑”;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针对“数据孤岛”“数据烟囱”,勇于刀刃向内破壁垒,使各种数据互联畅通。

重点布局和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培育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

22、重庆

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先进制造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打造全市统一算力调度平台,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级。加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研发,建设开源社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各领域深度植入渗透,拓展数字产业化新空间。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深化数字化装备、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实施“机器人+”行动,扩大“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启动5个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新建5个未来工厂、10个智能工厂和100个数字化车间,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产业数字化新生态。

加快推动数字重庆建设面上突破,引领带动全面深化改革纵深发展。迭代升级数字化改革。优化“1361”整体构架,探索建立数字重庆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数字安全和网络安全治理,推动数字重庆建设整体成势。完善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强数字资源系统,加强数据归集共享,推动云网迁移和业务专网整合,集成优化“渝快办”“渝快政”服务功能。升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紧扣设施运行、生产生活服务、应急动员等六大板块,开发多跨协同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韧性安全城市体征。增强基层智治体系实战能力,推动线上智治平台与线下“141”体系深度融合,构建一体贯通、高效协同的履职能力体系,用数字化为发展赋能、为服务提质、为治理增效。

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加快无人机、高速高精工业机器人等项目建设,促进整机与零部件“双提升”;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狠抓全链条质量安全提升。

以“数字+”“智能+”赋能教育、医疗、文娱、商贸等业态升级,塑造“重庆服务”品牌。

新增一批大型智能计算中心;完善落实智能家居等消费促进政策;健全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等赋能民营企业发展机制。

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构建“通道大脑+智慧物流链”体系,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发展,开展航运贸易数字化改革,加大数字提单推广力度,拓展智慧长江物流重大应用。

加快建设智慧口岸、智慧综保区;拓展数字贸易;开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

发展智慧广电、数字出版等新业态;建好“渝才荟”数字平台;推动低碳数字能源试点示范;推动数字教育迭代升级。

23、贵州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抓住人工智能重大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质的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到45%以上、规模突破万亿元。加快打造全国算力高地。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人工智能训练基地,优化数据中心效能,加快华为云、中国电信等智算中心建设,做大智算中心集群,智算芯片达到20万张,努力打造成为全国智算资源最多、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加强算力调度运营,用好“算力券”政策,大力开拓算力市场,算力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广泛深入推进数智赋能。依托华为云盘古大模型,聚焦酱酒、煤矿、化工、新材料、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8个重点行业,以及城镇智慧化改造、乡村数字化建设、旅游场景化创新、政务便捷化服务4个重点领域,大力推动行业龙头企业改造升级,加快实施“数智黔乡”工程,形成一批低成本、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引领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三次产业规上(限上)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90%以上。

构建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差异化、特色化数字产业园区,贵阳大数据科创城集聚企业1200户。支持华为云做大做强产业生态,加快做大云服务“首位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6%以上、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加快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发挥智算规模和数据要素优势,加快发展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人工智能基础产业,着力突破旅游等行业大模型产业,大力发展北斗、元宇宙、平台经济、渲染、电竞、动漫等新产业,新兴数字成长型企业突破800家,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加快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创新发展;推广应用贵州省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中国(贵州)智慧广电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升级。

持续推动绿色、智能家居家电换新;积极培育数字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推动出台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开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

24、云南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通信枢纽和空间信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完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推进5G融合应用“扬帆”行动,申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项目。打造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小灯塔”。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15%以上。

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探索建设智慧农业人工智能试验示范区。

发展数字消费,挖掘智能家居等消费增长点;打造智慧口岸云南标准;推进智慧广电固边工程。

25、西藏

规上工业和数字经济增加值均增长10%以上;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

加快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支撑性项目,推进文化惠民、文化润边和智慧广电工程。

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加快实施电网、公共服务、智慧边防等工程。

26、陕西

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聚力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10个重点数字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国家超算中心作用,深度拓展数实融合空间,加快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深入实施中小企业“赋能、赋智、赋值”专项行动,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打造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样板100个。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双千兆”网络部署和IPv6改造,力争5G基站总量达到12万个。

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数字贸易等。

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深入实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推广智慧医疗。

扎实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跨地区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27、甘肃

打造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认定5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持续抓好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建设。

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拓展平台应用,强化数据共享支撑,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

创建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发展即时零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业态;建成甘肃智慧金融平台。

28、新疆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绿色算力等新兴产业发展。

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口岸”。

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开展数字便民利企行动。

29、青海

更高水平强化数字赋能。围绕“东数西算”“东数西储”“数据援青”,落实“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实施绿色算力基地建设工程,组建绿色算力研究中心,拓展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应用支撑能力,建好雨色大数据灾备中心、亿众“丝绸云谷”低碳算力产业园,引进更多大数据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建设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让人民群众更好畅享“数智”美好生活。

深挖数字经济、新型工业化等领域投资潜力;发展数字消费,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数字金融等。

增强大数据产业等绿色发展动能;持续深化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实施智慧广电进乡村工程。

30、宁夏

加力推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坚定不移加大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数字的叠加和倍增效应,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推动数字红利惠及全区人民。实施数字产业化量级提升行动,全力打造“四大基地”,加快建设七大数据中心,力争新增标准机架6万架以上,更好发挥宁夏“东数西算”枢纽节点作用,努力把“交换中心”“算力中心”变成“投资中心”“效益中心”。实施产业数字化质效提升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数字×”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升级计划、中小企业数字赋能计划,新建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到55%,以算力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数据平台能力提升行动,启动宁夏全域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开展5G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实现人口密集区5G信号全覆盖。推动公共数据资源有序开发、高效共享,提升数据安全治理效能,全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坚持采取非常规举措、支持非常规产业、实现非常规发展,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

建构装备制造、数字信息、轻工纺织三个1千亿级产业集群;实施“宁夏全域智慧安全工程”;启动“云游宁夏”项目。

实施教育数字化计划,启动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创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试验区。

努力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强化智慧养老、农村养老和老年助餐、就医出行等服务。

31、内蒙古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围绕京津冀庞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提供有力可靠绿色算力保障,力争智算规模突破2万P。
加大力度推进华为云数据中心等一批千亿级标志性项目;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打造智慧海关、智慧口岸。

要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

加快全区一体化数据平台建设;健全“大数据+网格化”等基层治理平台。

大力发展智慧检修、精细管控、设备优化等服务产业,培育专业服务商,努力成为全国新能源运维产业的“领头羊”。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大力度推进矿山、危化品和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

本文由 @marketing 发布于弱电智能网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弱电智能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文章名称:《2024年31省“云、数字政府、5G、智慧城市”等部署工作汇总一览》

文章链接:https://www.ruodian360.com/news/53046.html

添加微信ydian188免费入群,记得备注“弱电智能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行业洞察

公安部批准发布7项公共安全领域视频图像行业标准备案

2024-2-23 23:48:31

行业洞察

两会提出的设备更新等“四大行动”提上日程 安防市场能占几何?

2024-3-13 0:07:3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