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弱电技术>网络通信>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03、系统方案设计

3.3、各系统设备配置及产品选用要求

3.3.3、光分路器选用

无源全光网络中,光分路器是单根光纤和多根光纤完成分光/汇聚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3.3.1、光分路器的种类

光分路器的种类比较多,包括盒式光分路器,托盘式光分路器,插片式光分路器等。具体的光分路器如图所示。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光分路器应采用全带宽型(工作波长的范围是1260nm~1650nm)和均匀分光型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光分路器端口类型的选用既要考虑方便维护管理又要考虑减少活动连接点的数量。

1)当光分路器安装点的光缆成端不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适配器型(含插头和适配器)光分路器。

2)当光分路器安装点的光缆成端配置适配器时,宜选用尾纤型(含插头)光分路器。

3)应根据具体的安装环境,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光分路器封装结构。

• 当光分路器安装在综合机柜内时,如光分路器为适配器型,宜采用机柜式封装结构,如光分路器为尾纤型,宜采用盒式封装结构(通过托盘安装)。

• 当光分路器安装在光缆交接箱时,宜采用托盘式或插片式封装结构。

• 当光分路器安装在光缆分纤箱,宜采用托盘式或插片式封装结构,也可采用微型封装结构。

4)光分路器引出尾纤宜采用Φ2.0mm 或Φ0.9mm 外护套尾纤。其引出长度不宜超过1.5m。

5)常用光分路器的分路比有1×N 和2×N(N 为4、8、16、32、64等)。

6)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应根据采用的光分路器设置方式和实际安装条件选择适当的地点。

3.3.3.2、光分路器的分光比选择

不同分光比的光分路器选择取决于PON技术的选择,以及ONU上每个信息点所需要的带宽。PON技术中,GPON可以提供下行2.5Gbps,上行1.25Gbps的带宽;10G GPON(XGS-PON)可以提供下行10Gbps,上行10Gbps的带宽。假设客户选用4个GE接口的ONU(带4个信息点),假设每个信息点下行方向需要至少保证60Mbps的带宽,那么每个ONU下行方向需要保证的带宽为60Mbps×4=240Mbps;如果客户选用的是GPON技术,那么每个GPON端口带的ONU个数为:2.5Gbps÷240Mbps=10个ONU,考虑到带宽预留和将来扩展,建议选用分光比为8的光分路器(2:8的光分路器);此时,4口ONU上每个信息点可获得的下行带宽为约80Mbps到约1000Mbps(受限于ONU的GE端口限制)。考虑到无源光局域网未来的带宽扩展,一般情况下推荐每个PON口下的分光比不超过1:32。

3.3.3.3、光分路器的性能要求

光分路器指标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YD/T 2000.1-2014的规定,光学性能应符合下表要求。

2:N PLC均分光分路器光学特性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1:N PLC均分光分路器光学特性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3.3.4、光缆交接箱选择

3.3.4.1、容量与尺寸

容量/直熔144~578芯 ,满配12~48个托盘,箱体尺寸(mm):1220 ~1800(高) x 760 ~1360(宽) x 360~600 (深),分光器的配置:1~16套1×32 盒式分光器。交接箱式样如图所示。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3.3.4.2、箱体功能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1)功能区分配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光缆交接箱箱体示意图

2)区域功能

箱体内部可以作为接续分配托盘及分光器安装,光缆或分光器的成端,光纤的盘留。光缆从水泥底座的底部通过光缆进缆孔进入箱体内,箱体底部按从左至右的顺序使用进缆口。

3)托盘

配备直熔单元和托盘,每一个托盘容量为12芯。

4)交接箱光分路器选用

光缆交接箱内可安装的分光器等设备表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5)跳线管理

• 箱体内的跳线存储区用于走线和存储多余的光纤跳线

• 用双头尾纤在箱体正面完成交叉连接操作

6)指标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 任一插头通过标准适配器与标准插头的损耗

• 插入损耗≤0.35dB;回波损耗>40dB

• 适配器或允许相对于两个标准插头的损耗

• 国家规范:<0.2dB(单模),<0.1dB(多模)

3.3.5、分纤箱

3.3.5.1、光分纤箱/盒

主要用于室内、外光缆的集中成端、连接调度。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可分为落地、架空和壁挂等安装方式。

3.3.5.2、光缆接续盒

主要用于室内、外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的接续。分为室外型和室内型,可分为架空和壁挂等安装方式。

3.3.5.3、MPO光纤配线箱

可将SC/ LC的光纤配线集成于1U空间内的光纤模块配线箱。单个模块结构是将12芯的MPO连接器分歧成为12个单芯的光纤连接器,因此模块的前端是12(24)个单芯的光纤连接器插座,背部则是安装了一个或两个MPO连接器插座。模块内部则是经过工厂配接和测试合格,使用光纤引线将模块的前面板插座与背部的MPO插座完成内部的接续。

MPO模块可以装入光纤配线箱中,并且可以选择12芯的SC连接器或24芯的LC连接器进行搭配应用。MPO模块可以很方便的新增或取出更换。

对于大楼用户,配套设备应首选安装在建筑物内,新建楼宇采用壁龛式,旧楼改造可采用壁挂式设置在楼梯间、用户门口或原有组线箱内,当不具备条件时,次选室外安装。在室外安装时可选择落地式,也可引上至电杆或墙上以架空式、壁挂式安装。但不应安装在人(手)孔内或其它环境条件差等不利于施工和维护的场所。在旧楼内设置配套设备时应考虑配套设备的体积和安装位置。

参考文献: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应用指南

《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T/CECA 20002)

宣贯辅导材料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绿色全光网络联盟编制-2019.12

相关内容: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一)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二)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三)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四)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六)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七)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九)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十)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十一)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完结篇)

 

本文由 @登山人 发布于弱电智能网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弱电智能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文章名称:《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文章链接:https://www.ruodian360.com/tech/networking/9499.html

添加微信ydian188免费入群,记得备注“弱电智能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网络通信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四)

2022-7-3 19:35:06

网络通信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六)

2022-7-3 20:10:2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