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弱电技术>网络通信>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03、系统方案设计

3.5、安装设计

3.5.4、用户光缆敷设

3.5.4.1、光缆敷设基本要求

1)管槽利用率

穿放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曲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40%~50%。穿放4芯及4芯以下光缆或户内4对对绞电缆的导管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槽盒内的截面利用率为30%~50%。

2)曲率半径设计要求如下表所示。

光缆曲率半径要求表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注:D为缆芯处圆形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形护套短轴的高度。

3)光缆敷设预留长度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严格控制成端和接续长度,为了降低线路衰减,延长接入距离,减少大量预留光缆的盘存空间,合理利用人孔、通道、电杆等的维护空间资源,光缆在光纤配线架、光缆交接点、分纤盒、接头盒等处成端或接续后剩余的光缆应尽量短,除必要外,光缆布放不作预留。

• 人孔手孔预留

人孔或手孔中光缆接续时,其预留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在设计中如有要求做特殊预留的长度,应按规定位置妥善放置(例如预留光缆是为将来引入新建的建筑)。

光缆人手孔预留长度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 架空预留

为适应和减少环境变化引起的光缆线路特性改变,架空光缆应在每根电杆上做“U”型预留(20cm)。

• 室内光缆预留长度

光缆在配线柜处预留长度为3m~5m。

光缆在楼层配线箱处光纤预留长度为1m~1.5m。

光缆在家居配线箱成端时预留长度不应小于500mm。

光缆纤芯在用户侧配线模块不做成端时,应保留光缆施工预留长度。

3.5.4.2、光纤接续与成端

在光纤配线网中,为了降低光纤链路的衰减与保障光纤连接点的完好,只考虑在设置了OLT/ODF(光配线架)和光分路器的光配线模块可具有跳接管理的功能。考虑到对光纤网络的全程传输性能指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建筑物内设置的配线箱只作为对光纤进行熔接与盘留的空间。

1)光纤网络中尽量减少光纤接头数量,接续方式以热熔接方式为主。

2)需要对光纤配线架进行管理时,可采用光跳纤交叉连接方式,光分路器两侧采用的连接方式应根据设备要求确定。

3)用户端或光缆终端处光纤插头宜采用尾纤热熔接方式。

4)为降低线路衰减,减少障碍点,在光缆分支点也可采取掏接方式,只将需要的光纤引出,禁止将光缆全部切断后再接续。此方法不作推荐。

5)热熔接衰减

·单芯光纤接续,双向衰减平均值应小于0.08dB。

·带状光纤接续,每带双向衰减平均值小于0.12dB,其中单芯最大值应小于0.15dB。

6)机械接续损耗

·采用机械接续时单芯光纤双向平均衰减值应不大于0.1dB,最大损耗应不大于0.2dB。

·现场制作的机械连接器,衰减值应不大于0.5dB。

3.5.5、设备安装

设备安装要求:

(1)设备安装其水平度和垂直度都必须符合生产厂家的规定,若厂家无规定时,要求机柜、箱与地面垂直,其前后左右的垂直偏差度均不应大于3mm。

(2)机柜、箱必须安装牢固可靠。在有抗震要求时,应根据设计规定或施工图中防震措施要求进行抗震加固。各种螺丝必须拧紧,无松动、缺少、损坏或锈蚀等缺陷,机柜更不应有摇晃现象。

(3)箱体根据尺寸的大小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在地面或墙上。

(4)工作区设置的ONT安装方式可利用86底盒进行安装件的固定。

(5)连接硬件和信息插座安装

接线模块和信息插座等都是重要的零部件,其安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连接质量的好坏,也必然决定传输信息的质量。因此,在安装施工中必须规范操作。

·接线模块等连接硬件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都必须与设备配套使用。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做到连接硬件正确安装,缆线连接区域划界分明,标志应完整、正确、齐全、清晰和醒目,以利维护管理。

·接线模块等连接硬件要求安装牢固稳定,无松动现象,设备表面的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做到美观整齐。

·缆线与接线模块相接时,根据工艺要求,按标准剥除缆线的外护套长度,如为屏蔽线缆时,应将屏蔽层360°连接妥当,不应中断。利用专用工具进行连接,应切除多余线头并清理干净,以免发生线路障碍而影响通信质量。

3.5.6、通信设施防护

3.5.6.1、电气防护

1)当有金属构件的光缆或配线设备与高压电力线路、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平行,或与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地线网、高压电力线路杆塔的接地装置等强电设施接近时,应主要考虑强电设施在故障状态和工作状态时由电磁感应、地电位升高等因素在光(电)缆金属线对和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

2)防护措施

在有干扰源存在的场合,应根据环境条件选用相应的光缆和配线设备,或采取防护措施。

·在选择光电缆路由时,应与现有强电线路保持一定的隔距,当与之接近时应计算在光电缆或配线设备金属构件上产生的危险影响不应超过本规范规定的容许值。

·光电缆线路与强电线路交越时,宜垂直通过;在困难情况下,其交越角度应不小于45°。

·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也不接地。

·当上述措施无法满足安全要求时,可增加光缆绝缘外护层的介质强度、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光缆。

·在与强电线路平行地段进行光电缆施工或检修时,应将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作临时接地。

3.5.6.2、防雷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缆应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在进线间、电信间、设备间、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必须做防雷接地。

·光缆路由应尽量绕避雷暴危害严重地段的孤立大树、杆塔、高耸建筑、行道树、树林等易引雷目标。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消弧线、避雷针等措施对光缆线路进行保护。

当采用架空光缆时,应采用下列防雷保护措施。

·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做电气连通。

·光缆金属构件应接防雷地线。

·光缆架挂在明线线条的下方雷害严重地段,光缆可采用非金属加强芯或无金属构件的结构形式。

3.5.6.3、接地

1)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0欧姆;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2)导通要求

·金属配线柜、配线箱体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的铜导线单独布线至接地体。

·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3)接地导线应选用绝缘铜导线,接地导线≤30m时,截面为6~16m㎡;接地导线≤100m时,截面为16~50m㎡。

4) 线缆从建筑物外进入时,光缆的金属构件或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3.5.6.4、防火

根据建筑物的防火等级和对材料的耐火要求,尤其是高层建筑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火线缆。应执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参考文献: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应用指南

《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T/CECA 20002)

宣贯辅导材料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绿色全光网络联盟编制-2019.12

相关内容: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一)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二)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三)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四)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五)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六)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七)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九)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十)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十一)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完结篇)

本文由 @登山人 发布于弱电智能网 。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内容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弱电智能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文章名称:《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八)》

文章链接:https://www.ruodian360.com/tech/networking/9517.html

添加微信ydian188免费入群,记得备注“弱电智能网”。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网络通信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七)

2022-7-3 20:15:42

网络通信

全光网络工程技术建议书(九)

2022-7-3 20:35:1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购物车
优惠劵
搜索